重庆市“两基”攻坚专题总结报告和典型材料

时间: 2024-07-10 13:36:53 |   作者: 云开官网登录入口

  • 规格参数

      根据《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两基”攻坚专题总结报告有关事宜的通知》(攻坚办函〔2007〕7号)精神,我办起草了《重庆市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重庆市关于“普九”债务偿还工作情况》、《建立保障农村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有效机制》、《坚持标准,创新机制,探索构建“两基”攻坚过程督导新模式》、《“两基”与移校搬迁并举并重,移民先移校,移校促移民》5篇专题报告和《情系“两基”的好镇长―原重庆市云阳县沙市镇副镇长孙开祥的先进事迹》典型材料,现呈送贵办审定。

      我市在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圈两翼”战略下,在市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依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努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工作,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就我市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2007年,我市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保障经费中的公用经费在2006年拨款标准基础上每生每年提高了10元,同时,实现农村与县镇学校同拨款标准,即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每生每年提高30元,以上两项资金共需增加投入8702万元。2008年拟将主城九区城市学校也纳入保障机制改革范围,力争全部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教育。

      各区县政府依据自己财力状况,对杂费或公用经费进行补助。巴南区在市级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巫溪县尽管财力十分困难,县财政还是安排了48万元对规模较小的33所偏远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进行补助;黔江区财政也安排了36万元对10所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校补助公用经费;渝北区、高新区、经开区实行了免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并给寄宿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区级财政承担,实现了“三免一补”;荣昌县中央免费教科书与“一费制”收费标准的差额260万元、用于贫困女童零学费实际支出与补助的差额54万元,均由县财政局安排资金补足;永川区、荣昌县扩大了免费教科书的提供范围。

      一是实施教学黑板改造项目。该项目计划两年完成,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学黑板全面来维护改造。2007年,市里划拨专项资金2034万元,由市级统一招标组织实施,对39个区县农村中小学校黑板做改造,更换黑板14000块,维护黑板59000块,维护黑板面积283200平方米。二是实施饮水工程。2007年,市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饮用水困难的农村中小学打井、修蓄水池和供水管道等。三是学生免费看电影。新机制实施后取消了向学生收取电影费后,2007年,市里划拨专项资金1700万元,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四是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7年市级安排专项经费6000万元,用于“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五是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007年,市级安排专项经费4500万元,用于“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六是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2007年,市级安排专项经费1500万元,用于“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建设。七是着手解决“大班额”和“大宿舍”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解决“大班额”、“大宿舍”问题纳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制订了年度计划和工作方案,今后3至5年内基本解决“大班额”、“大宿舍”问题。

      一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补贴。2007年,市财政拿出2.5亿,按人均1800元/年补助农村中小学教师,受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约20万人,今后,这一政策将长期执行并加强完善。同时,各区县依据情况都出台了向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倾斜的政策,鼓励教师在农村学校工作。如渝北区、巴南区、九龙坡区为保教师队伍稳定,给辖区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安排200-500元/人、月的津补贴,所需经费由区级财政承担;长寿区对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学校教师人均1200元/年、乡镇学校教师人均1800元/年、农村学校教师人均2400元/年标准补助发放;渝北区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人均2900元/年的标准做补助;巴南区按人均2400元的标准做补助。二是解决农村学校代课教师问题。为缓解边远山区教师紧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代课教师历史遗留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积极稳妥、定向招聘、统筹兼顾的工作原则,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中招聘8000名公办教师。8月下旬,通过招聘考试的方式,在9658名代课教师中择优录取7504人为公办教师(其中小学6702名、初中802名),目前已分配至农村缺编学校任教,未被招聘的代课教师的辞退、办理养老保险、补偿等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市代课教师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三是建立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特设岗位。2007年,市里安排专项经费648万元,特设岗位教师增加到1976人,安排到农村边远中小学校教书,解决农村条件艰苦地区教师短缺问题。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大力实施改革配套措施,不断化解改革过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我市城乡统筹大局,为构建和谐教育努力奋斗!

      “普九”欠债是区县、乡镇、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筹措教育资金,努力完成“普九”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债务,是历史欠账。我市2003年开始清理截止2002年底的“普九”债务,2006年又对2003年以来完成“普九”任务的区县形成的“普九”债务进行清偿。四年来,全市共偿还“普九”债务19.45亿元,全面完成了“普九”形成的历史欠账。下面我就重庆市“普九”债务清理偿还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普九”欠债是贫穷的地方高速度、超常规推进“两基”工作的历史产物。“普九”欠债形成的原因复杂,有财力困难、经费不足的客观原因,也有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的主观原因,还有当时社会金融管理秩序不完善的社会原因。“普九”欠债规模大、时间长、名目多,有银行欠款、工程队欠款、学校教师欠款、学生家长欠款、相关的单位欠款,时间拖得越长,情况就更复杂,产生的问题就更多,有些地方出现了被拖欠工程款的包工头锁教室门、校门,被强行集资的学生家长等现象,背后酝酿的社会不稳定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普九”欠债又是乡镇债务的主要部分,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为解决“普九”欠债,有利于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甩掉包袱,走出困境,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化解乡镇债务迈出坚实的一步,是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符合中央政策、顺应民意的民心工程,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普九”债务偿还工作。2003年9月,市政府召开全市“普九”欠债清理动员动员布置会,2005年7月,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普九”欠债落实会。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监察局、重庆市审计局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区县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为组长,财政、教育、监察、审计各部门为成员的“普九”欠债清理核实小组,全市一盘棋,上下左右相互联动,形成工作机制,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清楚、目标明确。

      “普九”债务清理、核实、偿还是个细致活,工作量大,牵涉到债权人的利害关系,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半点马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工作有序推进。

      清理核实工作是“普九”欠债偿还整个工作的基础。我市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较为严谨的债务清理口径,明确六种情况形成的债务不纳入“普九”债务偿还,一是学生公寓修建及其设备购置形成的债务;二是教职工宿舍修建欠债;三是欠债利息超过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部分和没有挂账的利息;四是各级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及学校自筹资金不作为负债;五是移民迁校债务;六是非义务教育基建、设备购置欠债以及民办义务教育欠债。每笔债务都要有相关证据材料,如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向银行借贷需提供借款合同、银行拨付凭证;向个人借款要有借款人名单和借据;工程建设项目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还要有施工合同、基建决算、增减工程量变更协议等。市级组织了专门的业务培训,统一印刷了“普九”欠债清理核实套表,清理分两阶段进行,即自查阶段和审核阶段,自查由各区县根据债务口径和有关要求填报,审查由市级组织实线个区县的上报“普九”债务进行逐步清理核实。

      通过清理核实,全面掌握了我市“普九”欠债的债务结构,了解了每笔债务的来龙去脉,锁定了债务偿还总额,为“普九”最终偿还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我市“普九”债务的偿还实行“市与区县共同分担”,根据各区县财力状况,实行市与区县按照特殊的比例分担,即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市与区县5:5分担,主城九区按2:8分担,其余区县按4:6分担。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普九”欠债专项资金,这些资金并不立即拨付给区县,而是实行“销号制”和“直接支付”。“销号制”也就是区县当年按笔清偿的“普九”债务报市级审核,区县要上报当年清偿的债务清单,并且要上报清偿的证明材料,如预算安排资料、偿债资金拨付资料、债权收款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发票等,市级组织专门人员,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审核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市级按规定比例再对区县的另外“普九”债务项目进行全额清偿,这样一来就做到了市与区县所偿还的项目每笔销号,不存在着一笔债务清半截留半截的情况。“直接支付”就是市级资金不拨付区县,而是直接拨付债权人,防止挪用、截留、平调,确保线亿元,按期实现清偿目标。

      在我市“普九”债务清偿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监察部门全程参与。一是在区县自查阶段,区县上报的债务清单要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才能上报;二是在市级聘请12家会计师事务所深入区县审核阶段,市财政、教育、监察、审计抽调专人组成两个巡查组,深入乡镇、学校实地检查、指导工作;三是在资金偿还过程中,对措施不力、责任不落实、工作进度慢的区县由市教委、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到区县督查督办;四是实行回访督查,对全面完成“普九”偿债销号工作的区县进行回访督查,通过询问债权人、学校了解区县配套偿还的真实性。同时,开设举报电话,对弄虚作假做出详细的调查处理。

      我市在“普九”债务清查、核实、偿还工作中,充分的利用会计事务所的力量。在清查核实阶段,我市通过招标,聘请了12所会计事务所,深入区县、乡镇、学校,对各区县申报的“普九”欠债逐笔进行审计核实;在欠债偿还阶段,仍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区县配套偿还情况做审核。会计师事务所深入参与,提高了我市“普九”债务清偿工作的专业性、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整个工作顺利推进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所有清理核实的“普九”债务全部做到债权债务明晰,每笔独立的债务作为一个项目,区县债务申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市政府与区县政府的债务分担都以项目为单位做。全市核定的“普九”欠债共11051笔,涉及1000多所学校,据此建立数据库,为后续欠债偿还奠定了基础,大幅度减少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行“销号制”和“直接支付制”,对区县申报的销号资料逐笔审查核实欠债项目是不是正确,偿债资产金额来源是否清楚合规,销号资料是否齐全,资金是否还到债权人手中。做到资金不落实不销号,债权人不认可不销号,资料不齐全不销号,债权转移手续不齐全不认可,账号不明不拨款,坚持先销号、先申报、先审核、先确认、先拨款的工作原则, 激励区县政府及时、足额地偿付其责任下的资金,保证债务偿还资金如数落实到债权人。

      全市“普九”债务实行市与区县政府共同分担机制,根据各区县财力确定分担比例,即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市与区县5:5分担,主城九区按2:8分担,其余区县按4:6分担,按此比例分担,市级财政分担8.45亿元,区县财政分担11亿元。建立分担机制,既明确市与区县政府的责任,又进一步调动区县政府的积极性。

      完成“普九”欠债偿还工作,筹措资金是关键,我市明确区县偿债资产金额来源。一是市级下达区县的“三奖一补”资金按不低于80%的额度首先用于偿还“普九”债务;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首先安排用于还债;三是区县财务安排“普九”专项资金;四是学校符合相关规定的自筹资金,但不能把上级安排的其他专项资金和学校收取的学杂费、住宿费、代收费和向银行贷款作为区县配套资金。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对重庆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为重庆“定向导航”,作出了“314”总体部署。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根据中央的“定向导航”,调整制定了重庆新阶段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谐教育、满意教育上取得新突破,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创新与服务的重要支撑,发挥重庆教育在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带动、辐射、示范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突出“一个重点、一个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即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为重点,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力争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国务院正式将我市确立为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以来,我市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制度创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依法保障了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合法权益。

      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受教育问题上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解决“接受健全的教育”的问题,而流动儿童则是解决“平等地受教育”的问题。

      据2007年9月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总计118.4万人,其中,小学79.2万人,初中39.2万人。

      农村留守儿童是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化解“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家长监护职责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因没有办法获得健全的教育、关爱和保护产生行为、心理、人格上出现偏差。对此,在市教委的统筹协调下,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突出“三抓”,确保“三个到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收到明显成效。

      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努力配合。教育部门对此承担着重要责任。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全市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坚持市政府统筹管理,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主的运行管理机制。为切实保障广大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我委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格外的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精神,按照全市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摸清情况,做好规划,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配套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主动出击,积极会同关工委、妇联、共青团、工会、文明办、派出所、社区和村委会,共同构建强有力的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调研,创新思路,优化管理。市教委结合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努力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更加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各区县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普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关爱帮扶制度,建立完备的联系方式和应急机制,制定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和措施。在政策倾斜、经费投入、保障入学、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同时通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实施“心理阳光工程”,对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7年,市政府为巫溪、城口县给予“两基”攻坚专项补助,追加拨款3500万元,确保两县顺利通过市政府的“两基”评估验收,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关爱留守儿童的着力点放在配套建设好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和困难学生资助上,并落实专人负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和食宿安排,努力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贫困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截至2006年,我市累计竣工“寄宿制工程”土建项目学校109所,竣工面积36.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9518.3万元。全市“寄宿制工程”项目容纳的寄宿学生由2003年的11.2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7.4万人。全方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一并纳入“两免一补”受益范围。去年,全市共落实资金13.88亿元,免除了388.6万学生的学杂费,为110万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19万农村学校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对43.3万贫困女童实行了“零收费”入学。

      一是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各校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强化训练,逐步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二是加强法制教育。会同公安、司法等部门,对区县、学校落实“四五”普法规划和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情况做督查,切实做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充分的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作用,切实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法制意识。三是针对留守儿童都会存在的“亲情饥渴”,缺少关爱、性格孤僻冷漠、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热情、进取心不强、自控力差等特点,探索多种管理模式,确保留守儿童健全的教育。一是充分的利用学校教育优势,全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过上家庭式的校园生活;二是调动全社会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爱心人士的积极性,建立“代理家长制”,使留守儿童能轻松的获得家庭式的温暖;三是建立“亲情联系室”,定期、及时勾通学生与家长的联系,让留守儿童时时感受父母的关心和爱;四是探索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临时家庭”模式,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兄弟、姊妹均外出务工,几家均将孩子转到本镇或县上的学校读书,并共同出资在城镇学校边上租借民房居住,请家里的老人或几家轮流派人负责管理生活和学习);五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时间,组织社会热心人士(主要是离退休干部或教师、大学生自愿者)建立乡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给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活动的平台。通过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教师、代理家长及时与学生及学生家长建立勾通与联系,并注意仔细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心理、学习变化,经常开展与留守儿童的交心谈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怀和社会人士的爱心,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补偿了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

      目前,我市流动儿童主体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本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人数总计22.54万人,其中,小学15.82万人,初中6.72万人;近年来,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农民工申请在271所中小学接受了9.1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为妥善解决流动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我们着力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目前我市流动儿童就学存在着数量大、不稳定、入学形式多样等客观情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2003〕78号)精神,坚持把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作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重要抓手,在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机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情况定期汇总制度、学籍审核制度、临时学籍管理制度、定校招生制度、就学交费的减免制度。在职能职责上,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工作原则,要求各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把民工子女入学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摸准情况,做好规划,切实落实好各个工作环节,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可接受义务教育。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配合计划部门,把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接受流动儿童就学学校的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教育发展适应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适应我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配合财政部门,建立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安排一部分经费,对接收流动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用于添置桌椅、教学设备和学校扩容,并按学校实际规模,合理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以满足接受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

      各区县教育部门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开辟流动儿童的入学“绿色通道”,根据农民工聚居的情况,指定了一批公办学校无条件接收辖区内有暂住证明的流动儿童入学。流动儿童的各种收费按当地学生相同标准收取,不再收取借读费和其他任何形式的赞助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流动学生,实行与户籍地学生同样的“两免一补”政策,并通过采取设立助学基金、免服务性项目管理费等措施,为他们提供必要支持。各区县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十分注重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管理,主动热情地帮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学校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坚持混合编班,在学生管理、升学考试、评优奖励、文体活动、参加团队组织等方面,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并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

      重庆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在“两基”攻坚中注意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评估作用,坚持“督政为重、督学为本、督政督学并举并重”的工作原则,将“两基”工作情况纳入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年度重点督查和学校工作专项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了片区“两基”工作督导机制,探索构建了“严把年度过程督导规划、过程督导提前介入、季度过程督导报告、过程督导结果通报四个程序”、“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定期督导与随机督导、督前指导与督后回访三个结合”的新模式,增强了“两基”督导工作的实效性。教育部对我市“两基”督导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过程督导经验向全国推广。现将在教育部网站刊登的介绍重庆督导机制的文章转载如下: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直辖市,全市尚未实现“两基”的县都是山高坡陡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教育基础薄弱,县级财力匮乏,实现“两基”经费缺口大,“两基”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在“两基”攻坚工作中,我市坚持将过程督导作为保质保量、如期实现“两基”目标的重要保障,逐渐完备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充分的发挥过程督导的监督、引导和激励作用,增强了过程督导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权威性。

      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两基”攻坚过程督导制度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备,形成了一系列较为科学、规范的督导制度。

      一是建立年度过程督导规划制度。每年初,在综合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市“两基”攻坚办都要制定详细的过程督导工作规划,明确市、县两级“两基”攻坚过程督导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程序办法、条件保障和结果运用等,为“两基”攻坚过程督导工作有序、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过程督导提前介入制度。在“两基”攻坚县评估验收的前两年,市“两基”攻坚办就提前介入,组织督导调研,了解攻坚县“两基”工作的当前水平,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分析存在的主体问题和困难程度,帮助其制定“两基”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三是建立季度过程督导报告制度。为全面掌握全市“两基”攻坚工作进程,各县每季度都要将过程督导的情况向市“两基”攻坚办作专题书面报告,市“两基”攻坚办及时作出季度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揭示问题,分析困难,研究对策。

      四是建立过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每次过程督导后,我们都将督导情况以书面形式在全市通报,同时抄送市“两基”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上报市委、市政府,不断引导全市“两基”攻坚工作走向深入。

      为提高“两基”攻坚工作质量,我们加强了对“两基”攻坚县的全过程动态监测,逐步建立起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过程督导运行机制。

      一是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两基”攻坚过程督导,实质上是督政、督学的过程。我们对市、县两级“两基”攻坚督导机构职能作了划分:市“两基”督导机构以督政为主,兼顾督学;县级以督学为主,同时抓好督政。市、县两级“两基”督导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保证了“两基”攻坚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是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我市由教育、发展和改革、财政、建设等部门专家和市政府督学组成“两基”攻坚督导组。根据各县实施“两基”攻坚的情况,市督导组组织了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等专项过程督导和涉及实施义务教育软、硬件建设的综合性过程督导。2004年4月以来,市督导组先后深入到攻坚县的119个乡镇、232所学校开展督导,帮助攻坚县克服困难,增添措施,改进工作。与此同时,市、县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专兼职督学及教育等部门干部职员长期奔波在“两基”攻坚的前沿阵地,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及时为学校排忧解难,督促加快“两基”攻坚进度。

      三是坚持定期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定期督导主要是检查各地“两基”攻坚规划、“寄宿制工程”建设规划进展情况、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地方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两基”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按照规划开展定期督导的同时,我们还针对各地“两基”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深入县、乡、村和学校,开展随机督导,与师生、群众、事实“零距离”接触,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两基”攻坚中的问题。

      四是坚持督前指导与督后回访相结合。市级综合督导前,我们要求县级督导机构依据督导重点开展自查,并指导其填报相应的统计表册,为市级督导提供较为可靠依据。督导后,我们要求县政府根据通报中提出的限期整改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组织回访督查,督促其整改到位。

      客观、公正、公平是衡量“两基”过程督导工作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标准。在过程督导中,我们坚持评估标准,规范程序,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切实维护过程督导的权威性。

      一是坚持标准。在强调“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同时,我们关切软件中的“硬指标”,对初中阶段入学率、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初中辍学率、教师学历合格率等指标做到“斤斤计较”,绝不降格以求。我们还要求:凡30个乡镇以上的县,市级过程督导要覆盖80%的乡镇,30个乡镇以下的县,市级过程督导要全部覆盖;县级督导机构在过程督导中,必须做到乡乡查、校校查,不能有空白和遗漏。

      二是规范程序。督导中,我们坚持采取分类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重点抽查和全面普查,全面收集信息,做综合评判。我们还制定了“听、查、看、访”相结合的过程督导工作规范,认真“听”县、乡政府及学校的工作汇报,仔细“看”有关“两基”攻坚工作的文件资料、报表帐目和现场,严格“查”普及程度、教育经费、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等重要指标,深入走“访”教师、学生、家长和群众。

      三是严格考核。对在过程督导中发现有教育投入和经费保障达不到要求、危房改造完不成年度计划、普及程度达不到标准等情况,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县,坚持实行一票否决,不予正式评估验收。

      四是落实奖惩。我们将对各地“两基”攻坚过程督导的结果作为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参考,作为有关项目立项、专项拨款、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重庆市云阳县“‘两基’与移校搬迁并举并重,移民先移校,移校促移民”专题报告

      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浩浩长江之滨,有片高峡险峻、深谷纵横的的神奇热土,她就是素有“蜀东明珠”美称的云阳。这里因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而令世人瞩目;这里也因百万移民大动迁而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于是,自1994年以来,在这片3649平方公里的神奇热土上,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迁校与“两基”攻坚并举并重的攻坚战,谱写了一曲“移民先移校,移校促移民”的壮美诗篇。

      云阳是三峡库区移民人数最多、淹没面积最大、外迁任务最重的一个县。在三峡工程兴建中,全县淹没面积达123.58平方公里,动迁人口超过17万,综合淹没指标占整个库区的八分之一,相当于整个湖北省的淹没指标。淹没学校100所,淹没校地46.96万m2,校舍26.23万m2,静态动迁师生4.25万人,学校综合淹没指标占重庆库区学校的五分之一。

      在实施移校搬迁中,云阳面临三大困难和压力。一是移校时间紧――要在短短13年时间里,分四期陆续异地搬迁复建或就地后靠搬迁复建100所学校,相当于每年都要新建10所学校。而且大多数移民学校处于一、二期水位以下,均要在2003年成库前完成搬迁,其时间之紧不言而喻。二是建设任务重――100所移民学校有一半是远距离搬迁复建,最远的达35公里,最近的也达5公里以上。而且大多移民学校施工难度大,一般都是前要砌挡墙挡土,后要砌堡坎防滑,最高的挡墙和堡坎高达30余米,相当于10多层楼房高,其建设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三是资金缺口大――经测算,全县移民学校搬迁复建需投入建设资金5.4亿元以上,而按照移民补偿的“三原”原则,移校补偿的静态资金仅为7700余万元,移校资金缺口达4.7亿元以上。

      面对困难和压力,百万云阳干群没有坐地等花开,而是知难而进,群策群力,积极破解。县委、县政府提出“移民先移校,移校促移民”的思路,按照“适度超前规划,分步落实建设”的搬迁原则和“内强管理、外抓支援”的工作方略,坚持把移校搬迁作为破解“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奠基工程来抓,走出了一条“移校搬迁”与“两基”攻坚紧密结合的新路子。

      (一)领导苦抓。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心系移校工程,情系移民子女,坚持优先研究移校搬迁工作、优先保障移校资产金额的投入、优先解决移校搬迁问题。经常奔波在移校搬迁的前沿阵地,逐校逐工地现场办公,竭尽全力为移校搬迁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做到察觉缺陷在一线、指导工作在一线、解决困难在一线。尤其是移校搬迁学校的领导更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艰辛劳动。他们长年奋战在移校搬迁第一线,与工人同吃同住。低矮的工棚夏天室内温度高达40多度,他们没叫一声热;冬天室内寒风凛冽,难以入睡,他们没说一声冷。当一幢幢崭新的教学大楼崛起时,他们却黑了、瘦了……

      (二)部门苦帮。移校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和通力协作。县属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教育牵头、部门履责、协调配合”的思路,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县教委切实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移校工作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发扬“不处理问题不回机关”的工作作风,坚持深入移民搬迁学校施工现场进行业务指导、督导检查和调查研究,当好了移校搬迁的“前沿指挥员”。移民部门认真落实移校优先优惠补偿政策,按照重庆市颁布的中小学用地标准划拨迁建用地。财政部门积极落实移校经费投入政策,在财政很难的情况下,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事多先尽移民办,钱少先给移校花”,保证财政资产金额的投入。发展改革部门把移校搬迁纳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为解决学校建设用地、等问题,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现场办公,简化程序,减免规费。

      (三)群众苦干。移校搬迁是云阳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在这座巍巍的丰碑上,镌刻着人民群众的重教情怀,凝结着百万云阳人民的心血。巴阳镇官塘村校是首批移民迁建学校,学校建设需要占用村民的良田熟地,设计人员和领导干部原以为库区蓄水后本身就地少人多,肯定难以说服群众,哪知道深明大义的村民们得知消息后,主动找到镇干部深情的说:“只要是修学校,我们的田,要多少,占多少。这点贡献,算不了啥!”朴实的话语里饱含了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可贵品质。建校期间,不少村民还主动腾出自家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老师作办公室和寝室。

      双江镇马沱村校是由庙宇改建而成的学校,搬迁中为充分的利用原校丰富的建筑资源,节约移校搬迁资金,村支两委带领群众人背马驮,硬是将原校近300方木料、上千方石料、数万块砖料从几公里外的地方运到了新校址;又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凭着一种执着,凭着一种信念,仅半年的时间,硬是从马岭山上抠出了一个400余m2的运动场,建起了一座1000余m2的教学大楼。村里许多在新县城工地上打工的人听说要建学校,硬是放弃了每天50元的工钱不挣,也赶回来参加了建校队伍。

      面对此情此景,现任县委书记刘祖礼、县长滕英明感触尤为深刻:“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打赢这场移校搬迁攻坚战,是因为,这项工作代表了云阳全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人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就是我们兴教兴云的良好社会基础。”

      在推进移校建设中,云阳坚持把移校搬迁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设计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与“两基”攻坚相结合、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与中小学危房改造相结合,有效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突出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与“两基”攻坚相结合。2001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国家贫穷的地方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一笔笔专项资金的投入,为云阳“两基”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着眼发展,统筹兼顾,精心组织“两基”攻坚重点工程建设,集中精力实施移校工程,使全县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移校搬迁与“两基”工作两不误、两发展的目标。

      (二)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在实施移校搬迁的13年中,云阳坚持把移校搬迁与农村城镇化建设、高山移民、农村产业体系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把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以不影响移民子女就读,不影响移民工作进度为前提,优化教育资源,实施组合搬迁。一是撤消宝塔乡小河村校、养鹿乡桐林村校、云阳镇二民校等13所因三峡移民等原因失去生源的学校,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实行一次性销号补偿。二是依照国家对中小学的建设规定要求,结合移民迁建区域的功能定位和规模,对有条件的35所中小学实施独立扩容搬迁。三是根据移民搬迁需要将云阳师范附属小学与云安镇第二小学、巴阳镇巴阳小学与巴阳镇楼子村校、故陵镇故陵小学与故陵镇民办中学、莲花小学与莲花中学等52所学校进行合并搬迁,建设新校26所。

      在短短13年里,全县采取“内挖、外引、上争、下促”等方式,通过拨、捐、借、贷、引、垫等渠道,筹集资金4.39亿多元,其中移民补偿7770万元,引资投入6200万元,对口支援1420万元,市级投入725万元,县级投入2763万元,学校自筹2200万元,使全县中小学,特别是村级学校借移民迁校,通过并、扩、合等形式,盘活了教育存量,调活了管理体制,激活了用人机制,改变了学校布局散、规模小、布点密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办学特色多样化,使全县的基础教育向着集约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全县公办初中、小学校数由1993年的1121所减少到现在的601所,初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由5年前的14.3万增加到19.62万,净增5.32万人,提高了办学效益。既确保了移校工程上规模、上档次,与“普九”同步到位,又推动了云阳县城的整体搬迁,为完成移民搬迁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与中小学危房改造相结合。2001年前,云阳有库存中小学D级危房21.03万m2。为确保校园安全,全县通过国家贫穷的地方二期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及结合移校搬迁、布局结构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彻底排除了2001年库存的全部D级危房,B、C级危房已全部得到维修。仅2006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就安排排危经费16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057万元(含预安排2007年543万元),市级财政安排282万元,县级财政安排276万元。

      如今一所所移民搬迁学校在云阳大地上拔地而起,幢幢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座座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学校,构成库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倘佯其间,看着成千上万移民子女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在舒适整洁的宿舍里愉快生活,让人心旷神怡。面对新的校园、新的环境,教师们发出由衷的感叹。

      (一)教育资源得到整合。通过移民学校迁建这一契机,云阳县对县内办学校点布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中小学布局更趋合理,教学资源进一步得到一定效果利用。移校工程对于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整合使用移民迁校补偿资金、中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二期义教土建资金)、对口支援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学校校舍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发挥了学校校舍建设资金的效益。

      (二)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移民搬迁前,移民学校校地及校舍达不到国家标准,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及运动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严重不足。一是学生宿舍面积不达标,不少学校住校学生二人或多人一床几十人住一间宿舍,绝大部分学生宿舍内无洗漱间,无卫生间,门窗无安全防范设施,有的学生宿舍阴暗潮湿,木质床铺松垮摇晃,高低宽窄不一,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隐患。二是缺厨房、餐厅。有厨房、餐厅也大都狭小,通风、排水不畅,卫生很难保证;且多数学校学生无餐厅就餐,操场、教室、寝室就是学生吃饭就餐的地方,雨雪天学生就餐苦不堪言。三是洗浴条件简陋。寄宿制学校中一半以上的学校无浴室;有浴室的学校,设备也十分有限,没有锅炉,无法给学生供应开水、热水。四是学校运动场地狭窄,大部分学校无100m直跑道或200m环形跑道,各类球场无法设置,直接影响学校体育运动科目的开设。通过移民搬迁,全面排除了迁建学校的校舍危房,按需扩大了部分搬迁学校的办学规模,移民学校选址更加适宜办学,校园规划更加合理,教育、运动、生活分区明显,教室、实验室、阅览室、食堂、宿舍等校舍达到建设标准,各型跑道、各类球场、升旗台、舞台等教学设施基本齐备,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三)办学效益得到提高。随着移民迁校工程的不断深入,也加快了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云阳县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移民学校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移民学校管理也日臻规范完善,呈现出教师乐教擅教、学生乐学好学的良好景象。

      (四)“两基”水平得到巩固。通过实施移民迁校工程,进一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按照“两基”要求基本配齐了迁建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偏远山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降低了辍学率,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06年11月2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现场汇报会上,国务委员把云阳“两基”与移民迁建结合起来的做法,作为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两基”工作机制的典型事例,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云阳县实行‘移民先移校,移校促移民’,确保移校工程与‘普九’同步到位,既实现了‘普九’目标,又完成了移民迁建任务”,“这是落实各项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更大成效的有效做法”。

      孙开祥,男,汉族,1965年2月生,党员,大专文化。1983年参军,1997年转业到重庆市云阳县莲花乡政府工作,1998年调入沙市镇并于次年当选为副镇长,分管全镇教育工作。2003年11月12日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8岁。

      在沙市镇担任副镇长的四年里,孙开祥长年奔波在“两基”工作的前沿阵地,足迹踏遍了沙市镇的山山岭岭,为全镇的中小学排危、改建,殚精竭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去世后,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两基”镇长。

      沙市镇地处云阳北部边陲,镇内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全镇经济贫穷,“两基”攻坚任务繁重,尤其是排危任务十分艰巨:沙市小学D级危房正在重建;13所村校,有3所存在D级危房,需要重建;10所村校全部有必要进行整修。作为分管全镇教育工作的副镇长,孙开祥感到肩头的担子有千斤重。

      新路村校,土坯墙的校舍早已百孔千疮,摇摇欲坠,几十名学生被安排在村民的家里上课。孙开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三天两头往村支部书记家里跑,商量如何组织村民“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对新路村校进行重建。在孙开祥的组织下,新路村召开了社员大会,孙开祥动情地说:“新路村是一个特困村,我们守了一辈子穷,就不知道穷在哪里?穷不办教育,就会一穷到底!”老百姓的思想通了,建校的情绪高了,全村通过“一事一议”,捐资12万元,村民义务投工投劳1000余个,四个月以后,一幢崭新的教学楼在新路村拔地而起。在竣工那天,村民们像过节一样,买来鞭炮祝贺。大家高兴地说:“这才像一所学校!”

      2003年,正是排危的关键时期,孙开祥还先后跑遍了全镇的15所村校,召开了15个村的“一事一议”社员大会,筹集资金48万元。各村都掀起了全民办学的热潮。到2003年9月,3所村校的新建工程完工,孩子们坐进了崭新的教室,9所村校的整修工作全部到位,实现了全镇村校的“一无两有三配套”,排除了全部危房。

      孙开祥家并不富裕,妻子下岗在家。但是当他深入到各学校,看到那些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孩子,他总是慷慨相助。他每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200元资助一名贫困儿童。每到学校,他都要深入学生中去,明白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为有效地控辍保学,他还寻求多方支持。2002年,他挨家挨户到沙市场镇的个体、私营老板家里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慷慨解囊,采用“一帮一”的方式,解决了40名学生的入学问题。在党委会上,他提出让全体机关干部捐资助学,得到了全体干部的认可,他带头捐出5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的机关干部、教师、镇属各单位纷纷行动,为全镇贫困儿童捐款5万余元,让那些面临失学或曾经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2003年11月8日,孙开祥与其他同志一道在沙市小学对“两基”进行最后检查后,回到镇政府机关,晚上7时,他感到胸中一番腥热,忽然吐出几口鲜血。当县医院医生赶到,决定输血后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时,孙开祥却用虚弱的声音再三叮嘱妻子一定要将他办公室的“两基”资料交给“两基”办的工作人员。“肝癌晚期!”当医生吃惊地告诉这一消息时,大家都惊呆了,而躺在病床上的孙开祥反而安慰前来看望的同事们:“我得的病我知道,没什么。我还要回到镇上,还要迎接市上的“两基”、“普实”检查。”11月9日,镇主要领导赶到医院看望孙开祥。孙拉着领导的手颤抖地说:“‘两基’马上就要检查验收了,我工作没做好。”当沙市小学和上坪小学两位校长看望时,他还一再追问最后一次模拟检查的督查整改落实情况。

      2003年11月12日,在离重庆市对云阳县的“两基”、验收只有两天时,孙开祥永别了妻子儿女和他亲爱的战友、同志,带着无限的眷恋,永远地闭上了他的眼睛。

      直到孙开祥住院后,人们才知道他患了肝癌。在两年以前,因肝癌剧烈疼痛,他曾到西南医院检查,得知自己得的是肝癌,他向家人、向领导、向同事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强撑着患病之身,为沙市镇的“两基”工作奔波忙碌,直到最后倒下。

      “生如夏花之艳丽,死如秋叶之壮美”。孙开祥,一名普通的农村乡镇干部,以对教育啼血般的深情,在实现农村“两基”大业的漫漫征程上,做出了一名员掷地有声的回答。

客户服务

销售热线:086-523-86841156

服务热线:086-523-85565555

服务传真:

在线服务

售后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7:00)

QQ:335290870

官方微信

@ 云开平台登录app科技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