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服务热线
    0717-6362188
新闻动态
爱游戏体育官网下载登录:绿春这个拉祜寨子隔山隔水不隔心
发布时间:2025-11-10 08:01:14  来源:爱游戏体育官网下载登录

ayx官网入口:

  “溪涧长长长去远方,草木高高高朝天长,隔山隔水不隔心。”王永背,这位腼腆的拉祜寨农家妇女,用不错的普通话说,“这,是我们拉祜族的一句谚语,意思是恩情不会被距离隔断。”

  “我记得过去的苦,更可以感觉到现在的甜。没有,就没有拉祜寨的今天。我们以前住在山上窝棚,真真切切的‘风吹雨打芭蕉棚’,只是个别人家有锅和甑子,玉米和旱谷都用木杵臼舂捣后煮着吃,如今住进新房子,家家能吃上鸡肉稀饭(拉祜族的一种美食)……我在2022年加入了中国,在2023年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巩固减贫成果的社会责任’专题论坛上,我还分享了咱们村乡亲们从脱贫到建设边境幸福村‘一步跨千年’的故事。”王永背自豪地说。

  在拉祜寨的感恩主题广场边有个池子,名叫“连心池”,象征着民族团结,寓意各族人民心连心。“这座连心池是拉祜族同胞相亲相爱,拉祜族儿女与其他兄弟民族惺惺相惜,拉祜族群众同血浓于水的象征。”见证了拉祜寨翻天覆地变化的平河镇挂联干部王暠说。

  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村民委员会拉祜寨村民小组是距离中国和越南边境线人,几乎都是像王永背这样的“直过民族”。

  “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驻村工作队员的辛勤付出,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拉祜族村民王皮勒说。以前,他们一家住在深山,如今,全家8口人都搬进了新房,4个小孩全部就近入学,家里种有茶叶、黑木耳、辣椒等,日子安稳且越过越有盼头。

  2015年末,拉祜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1600元,是绿春县贫困村中致贫原因最复杂、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艰巨的村子。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咱们村2024年人均纯收入达16000余元,比2015年增长了近10倍,较2019年脱贫时的3750元也增长了343%,全村家家户户都富裕了。”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王健设说。

  在村里的小香菌种植房里,王健设指着架子上一袋袋整齐排列的菌棒说:“这是村里3年前开发出来的宝贝——小香菌。”一旁,朵朵小香菌陆续冒出“头儿”,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摘,有的忙着装筐。大伙笑意才上眉梢,已在心头。

  2022年9月,拉祜寨引进新兴起的产业——小香菌产业。引进之初,短短一两个月就迎来了采收期。村里实行“统一采购菌棒、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小香菌标准化生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拉祜寨首批共种植7000包小香菌,采收3.5吨,实现收入3.5万元。

  拉祜寨种植的小香菌嫩脆顺滑、香甜可口,在口感上和野生小香菌没有过大差别,深受市场欢迎。另外,小香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上市时间也能够最终靠人工培育调节,让群众一年四季都能尝到新鲜美味的小香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王组长,你们小组的黑木耳采收质量你可要把好关啊,我们争取抓住这次消费扶贫的机会,打响拉祜寨农特产品的牌子。”一大早,拉祜寨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代表李攀龙就打起了电话。

  绿野农业公司负责人邱养说:“拉祜寨的天气特征情况和资源优势,很适合种植食用菌,黑木耳的成功种植开了一个好头。村民们除了自家发展产业以外,还可以在基地一边学技术,一边挣工资,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寨子里的黑木耳已经通过消费扶贫卖出去了1039袋,乡亲们平均增收 2000元以上,我们再努把力,把有机茶、花椒、高原梨产业也发展起来,让大家的钱袋子再鼓一点。”李攀龙说。

  2020年以来,村里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香菌等“短平快”产业,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4万余元,户均分红16000元。除了小香菌、黑木耳,村里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还发展起了小米辣、生态茶、高原土豆等“短平快”特色产业。同时,快速推进土鸡养殖产业,形成了多种特色产业一起发展的格局,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截至目前,拉祜寨组织乡亲们发展有机茶、梯田红米、小米辣等特色产业1100余亩,实现拉祜寨群众人均增收11500元,实现了产业多元化、立体化发展。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驻村扶贫工作队还搭建了农户与技术员“线上”交流平台,实时监测,全程可溯,确保产业发展向上向好。

  60岁的老党员王先山带头办起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林下养殖,实现年出栏鸡近万羽,每年给群众分红2万余元。

  “记得5年前,我拿到第一笔木耳种植基地的5000元分红和管理基地的 6000元工资时,心里就觉得踏实,相信只要肯干就能过上好日子。”村民王九才说。

  王健设是拉祜寨第一个外出务工的青年。2022年5月,他从广东回乡创业,带领大家发展山地鸡养殖,三七、重楼种植等特色产业。

  跟他一起回乡的女朋友余洁洁作为全村唯一的汉族同胞,刚开始因人生地不熟很少出门,但是“一家人”的温暖很快让她消除了距离感:“大家从不吝啬把最好的东西分享给我,说话时也总会放慢语速,用普通话解释给我听,帮助我融入这个大家庭。”

  王健设说,拉祜寨“千年跨越”的第一步,源于全村人齐心肯干的努力,而齐心,则源于边疆党建的强大凝聚作用。为深入推动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建设,2016年起拉祜寨连续选派敢担当、懂政策、能干事的优秀党员干部轮流驻村,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居、生态补偿、教育提升、社会保障、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等方面开展工作,夯实固边、稳边、兴边的组织基础,用心培养、发展党员4名,拉祜寨党支部从无到有到标准化,成为引领拉祜寨发展的“主心骨”。

  为了劲往一处使,村里持续开展“光辉思想照边疆、红河儿女心向党”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唱红歌、讲党恩”;开展爱党爱国、爱村、爱家、爱劳动、爱生活等“五爱”教育等活动,乡亲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通过召开“火塘会”“院坝会”,让干部群众面对面说事议事,凝聚共识;组织群众集体晨跑锻炼,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周边各族同胞和谐互助,共同进步、一起发展”等纳入村规民约;用好“红黑榜”,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组建文艺队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村民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曾经,村民普初九问驻村工作队队员:“什么是?”驻村工作队队员答道:“就是自己只有一个鸡蛋,也要分一半给老百姓吃的好人。”普初九听在耳里,记在心中,积极追求进步,于2022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普初九不仅靠勤劳双手增收致富,还很重视子女教育,儿子普立好成为拉祜寨第一个中专生。“我要让我的儿子,也成为分鸡蛋给别人的人。”

  寨口的水渠,泉水清澈,幢幢整洁的小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家家有地种、粮食堆满仓,孩子有学上,看病有医保,出行有车辆……乡亲们在富足的日子里乐呵的同时,始终牢记习“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在红河州率先建立边境村民小组警务室,构建“民呼我应、党群共治”的网格化联防联治新格局,全面压实“四级联保、十户联动”网格化责任和党员包保责任,统筹驻村辅警、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等力量,常态化开展小胸牌、网格户明白卡、门牌联络卡、政策明白卡和人员清单、车辆清单、房屋清单、实物清单等“一牌三卡四清单”排查。

  拉祜寨驻村辅警李加鲁既是村里的政策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又是守边固边的监督员。他说:“我们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摸清底数,为群众排忧解难;因户施策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我们像家人一样和睦相处,拉祜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和国土意识慢慢地加强。”

  近年来,拉祜寨坚持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普法强基补短板走边关”等主题活动,定期“同升一面国旗、同唱一首国歌、同上一堂党课、同过一个主题党日、同巡一段边境线、同护一块界碑”,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显著提升,守土固边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明显地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国家给了这么大的帮助,我们肯定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美好生活。我现在就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更好地建设家园,世世代代守护好边疆。”王皮勒说。

上一篇:丁三石又双叒要养鸡?!开展养殖业的老板才干做出好游戏

下一篇:郝家庄村96户农人在家捎带发“鸡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