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野战部队战史44 举行太原战役歼灭阎锡山集团

时间: 2025-10-12 07:02:12 |   作者: 体育器材

  • 规格参数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军精锐部队已被歼灭,剩余的204万人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只有146万人,主要分布于长江以 南地区和以北残留的孤点上,企图在“和谈”的烟幕下,利用长江防线 及残留各点进行喘息和阻止的进攻。而人民自解放东北、 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后,已发展到400万人以上,其中野战 军210余万人。按照“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在主力 向长江以南进军的同时,第18、第19、第20兵团对残留在太原、大同、 安阳、新乡、绥远等地的军,发起了最后的攻势,并首先把矛头 指向太原。

      太原,位于晋中盆地的北部,东依罕山,西临汾河,南依平川,北 靠丘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又是全国著名的 重工业城市,有人口40余万及钢铁、机械和兵工厂等80余座,能制造 山炮和多种常规武器,是封建军阀阎锡山长期经营的反人民的基地。 为抵御的进攻,阎锡山在太原及其周围大规模增修钢筋混凝土等各类碉堡,使太原成为国内少有的坚固设防的城市。整个防御体系,由 前进阵地、外围要塞阵地、城垣主阵地及核心阵地等多道阵地构成。每 道阵地或环绕制高点,或依托村镇,或凭借高大建筑物,构成众多坚固 的据点。每个据点有众多的子母堡和屯兵所,以及堑壕、交通壕、小坑道、鹿寨、铁丝网、电网等,构成有绵密交叉火力的支撑点,既能独立 作战,又能在各据点之间相互机动兵力、火力。据有关联的资料显示,在北 起周家山、关口,南至武宿、小店,西起石千峰,东达罕山的百里防线 内,“共筑有碉堡五千六百余座。控制太原周边全部交通要点,及瞰制地 形”。此外,阎锡山还修建了环城铁路,以利兵力调动。这样,由点连 成线,由线构成面,使整个太原形成一个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

      1948年7月晋中战役后,阎锡山残部被压缩于太原孤城。为死守太 原,阎锡山撤销原第7、第8兵团及第6、第8集团军司令部,成立了第 10、第15兵团,以地方团队补充正规军,充实基层战力;组建重机枪师、 重迫击炮师、飞雷团和冲锋枪团等,以强化火力;将被俘虏后放 回的官兵编成雪耻奋斗团,以增加其反动气焰。其中,第10兵团以 王靖国为司令,下辖第19军(辖第68、第277师)、第33军(辖第71、 第280、第275师,其中第275师守大同)和第43军(辖第70、第276、 第283师);第15兵团以孙福麟为代司令,下辖第34军(辖第73、第 279师)和第61军(辖第66、第69、第72师)。为给太原守军打气,蒋 介石于7月22日飞赴太原,面授机宜,并以整编第30师4个团1.1万 余人于7月16日至8月2日由西安空运太原(后改番号为第30军)。阎 锡山遂以太原绥署副主任孙楚直接指挥第30军(辖第27师、第30师第 89团)、第274师(即重机枪师)、第278师(即重迫击炮师)、独立第8、 第9、第10总队、冲锋枪团、工兵第21团、飞雷团、榴弹炮兵营、列车 作战队等。经过补编,阎锡山在太原的兵力计2个兵团6个军16个师共 10万余人,拥有各种火炮600余门。

      与此同时,阎锡山制定了如下的防御计划:“(一)方针:为确保华北 据点,控制工业区,培植独立与作战之军事、政治力量,彻底击灭 来犯之匪;并相机配合别的地方之国军,全面反攻,恢复政权。(二)指 导要领:为实施战略守势,战术攻势起见,以少数兵力,固守要点,大 部兵力,保持机动,期凭藉坚固工事,与炽盛火力,予匪以重大损害。 尔后适时运用我机动部队,逐次歼灭局部匪军,以达攻势持久之目的。” (三)兵力部署:第10兵团担任城东、城南地区。确保杨家堡、椿树 园、马庄、淖马、牛驼寨、风[凤]阁梁之线。机动部队,分别控制于 双塔寺、卧虎山附近”。第15兵团“担任城西、城北地区。确保阳曲镇、 栏岗、呼延村、化土头、白家庄(九院北侧)、南堰镇。机动部队分别 控制于新城、东社镇附近”。由孙楚直接指挥之各部为总预备队,“在城 垣附近,保持机动”。8月23日,阎锡山发布《告全体同志书》,命令 所属严守阵地,企图凭坚恃险,负隅顽抗。

      人民关于解放太原的方针、部署,和华北军区第 1兵团领导人早在晋中战役结束时,就已着手研究制定。当时,鉴于阎 锡山主力被歼,太原空虚,于1948年7月16日致电华北军区 副司令员、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 委员周士第,要求乘胜夺取太原。、周士第考虑第1兵团部队在 晋中战役伤亡较大,战后兵员、物资极不充实,难以连续作战,经请示 同意,部队在取得晋中战役胜利,乘势从外围形成对太原的包 围后,即转入休整和进行战前的各项准备。

      为举行太原战役,决定第1兵团组成前委,以为书记, 周士第为副书记,统一指挥该兵团第8纵队(辖第22、第23、第24旅)、 第13纵队(辖第37、第38、第39旅)、第15纵队(辖第43、第44、 第45旅),以及华北军区炮兵第1旅、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辖独立第 10、第12旅,并指挥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7旅、第3纵队独立第3旅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2旅)。此间,由于因病在石家 庄住院治疗,兵团前委其他领导人认真研究制定了攻取太原的作战方案, 并于9月28日上报:“战役指导方针,系以围困、瓦解、攻击, 逐步削弱,然后一举攻下。战役拟于十月十八日开始,争取三个月内结 束战役。进攻步骤:拟第一步突破敌第一线防御阵地,以火力控制南北 机场,断敌外援,便于瓦解工作。第二步攻占东南、东北攻城之必需之 据点。第三步攻城。”因东南地区易于展开兵力,故主要突击方向选于 东南,而以有力一部由东北突击河西、东山北、机场以北地区,以地方 部队一部活动配合攻城方向。在战术要求上,对攻城妨碍不大的据点尽 量不打,力求连续攻击,分割包围,乘胜扩大战果,结合政治瓦解,歼 灭守军。对此,阅后于10月3日复信华北军区并告,认为 “首先争取一直连续的打下去,在最快时间内全歼敌人是上策,先打再围 带打而下之即消耗较大是中策,下策即必须增加力量再攻下之,即影响 别线作战,只是最后之一途”。

      按照作战计划,战役准备最重要的包含:(一)补充整理部队。通过争取 改造俘虏、动员翻身农民参军及伤病员归队充实基层队伍;提拔调整干 部,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并成立了兵团后勤部;补充调整部队的武器装备, 基本达到每连步枪90支,轻机枪6挺;每营重机枪6挺;每团82迫击炮 6门;每旅山炮4门,120迫击炮6门;每纵队山炮4门,150重迫击炮6门。 至9月底,第1兵团的兵力达7.79万人,加上归其指挥的其他部队,参 加太原战役的兵力计1个兵团、4个纵队、17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共 约11.5万人。(二)政治整训与军事练兵。针对太原城防坚固的特点和 部队思想实际,各部队广泛开展了形势教育和诉苦教育。通过教育,广 大指战员特别是解放战士的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在 思想上牢牢地巩固了部队。与此同时,部队结合实际,自8月下旬开始 军事练兵。主要是学习训练攻防战术、爆破和土工作业,各纵队约70%的人学会了爆破,在训练中体验到钢筋水泥碉堡能被炸垮,土工作业能 避免炮火杀伤,来提升了打太原的胜利信心。(三)进行粮弹等物资准备。 各纵队均成立了医疗所、休养所和担架队。华北军区调运弹药400余万 公斤,其中,各种炮弹83.5万余发、子弹4825万发、手榴弹78.6万枚、 黄色炸药41.3万公斤、黑色炸药6.65万公斤。此外,晋中军区支前司 令部组织民工民兵向前线运送弹药,并为部队作战准备了大小檩条30万 根、门板32万余块、麻袋30余万条,确保了部队的各种需要。(四)侦 察敌情。兵团划分了南、北、西3个侦察区,组织部队和各区的侦察部 门及城工部、社会部、敌工部的全部力量,对太原做全面侦察,基本 掌握了守军的兵力部署、碉堡分布及地形等情况。(五)开展政治争取工 作。华北军区专门派副参谋长王世英等赴太原前线组成工作组,以争取 和平解放太原。在利用各种关系劝降阎锡山无效的情况下,遂将政治工 作争取的重点放在下级官兵身上。

      10月1日,为破坏兵团的进攻准备,并出围抢粮抓丁,阎锡 山以攻为守,出动约7个师的兵力,分3路向南进犯。至3日,左路第 73、第279(原暂第40)、第283(原暂第49)师和独立第10总队沿同 蒲路南下后,进占武宿机场、马连营以东以南地区;中路暂第44、第280 (原暂第45)师及第72师1个团,进至小店,南黑窖地区;右路第69师 在汾河以西策应,亦进至晋源县之庞家寨;其第66师进至小店以北地区, 担任预备队。对此,第1兵团前委决心:乘守军主力脱离坚固防御工事南 犯之机,提前发起太原战役,在运动中将其歼灭,为攻取太原城创造条件。

      当日20时,等在向报告的同时,给部队下达了作战 命令。其部署如下:第8、第13纵队歼灭暂编第44师、第280师;第13 纵队先以1个旅插入小店东北切断其归路;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以1个 旅自汾河西强渡,切断小店阎军退路;第8、第13纵队得手后,再歼第 73、第279师;第15纵队留1个旅监视进犯东山阎军,主力歼灭第283师,得手后,插入武宿机场以北,断其退路,配合主力歼灭武宿附近阎军; 第7纵队主力歼灭第69师,得手后,相机渡河向东、向北发展;第7纵 队独立第12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2旅于城北袭占阳曲镇以东 之前后李家山,以炮火控制北机场。战役定10月5日5时发起。

      10月5日,第1兵团等部对进抵小店一带的阎锡山部发起攻击。第 8纵队以神速的动作包围了小店、巩家堡暂编第44师;第13纵队从东南 方向插到小店东北的城西村,并包围了驻南黑窑、南畔村的第280师2 个团和第72师1个团;第15纵队由东向西占领了砖井,并直插岗头、武 宿一线旅进到高中村、马连营和武宿机场,保证主 力翼侧安全;第7纵队和晋中军区独立第5旅轻装涉水,东渡汾河,直 插小店以北的嘉节、小马、大小吴村一线师 后路。经一昼夜激战,6日晨,全歼阎军暂编第44、第280师和第72师 1个团、第283师2个营。之后,第1兵团拟以第13、第15纵队配合, 于6日晚力求歼位于武宿地区之第73、第279、第283师等部。但由于 未及时断其退路,该部在铁甲列车掩护下向北逃脱,仅歼灭第73师1个 团及第283师一部。与此同时,第7纵队独立第12旅、警备第2旅及晋 中独立第4旅等部自5日晨发起攻击后,经连续6天奋战,占领太原东 北重要据点风阁梁和李家山大部阵地,歼灭守军第68师“老虎团”全部 及2个营,以炮火封控了城北新城机场,并挫败阎锡山第30军的向南反 扑。至13日,第1兵团等部先后扫清了大马村、北张及城东南石咀子等 据点,占领和控制了守军的南北机场,从南北两面突破了阎锡山所谓的“百 里防线;,打开了东山的门户,歼灭军2个师又3个团另7个营共1.2 万余人,其中俘师长以下5000余人,彻底粉碎了阎锡山部的南犯企图。

      太原外围初战获胜后,根据“连续作战”的指示,第1兵 团决心乘势夺取东山,为攻取太原城创造有利条件。东山为太原城东的 天然屏障,南北宽约15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经由孟家井的公路与 太原城相连,其主峰罕山高出太原城500米,可俯瞰整个市区。阎锡山 有个比喻:“太原形式像人样,东山好比太原头,手是南北飞机场,两脚伸在汾河西,太原城内是五脏。”即守住东山,就能保住太原。因此,为 固守东山,守军在东山西麓建有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四大要塞, 并与城东北的卧虎山和城东南的双塔寺相呼应,构成太原以东地区的筑 垒防区。各要塞内筑有大、小碉堡3000余座及大量永久性工事,每个山 头都有10余个水泥堡垒拱卫于外壕劈坡上;每个劈坡均依山岩削成,有 的多达13层,每层高约3米;外壕深达10米,并有坑道与各个碉堡连通, 使各山头、碉堡间构成严密火网。阎锡山曾吹嘘其东防区的四大要塞“足 抵精兵十万”。

      为攻取东山,抱病返回太原前线的考虑严冬将至,部队攻击 困难增大,时间也不宜久拖。所以,在第1兵团前委会议上,他明确指 出:“从太原的自然地理形势和敌人防御重点来看,进攻城区,首先必须 攻破城东的群山防线,坚决占领并控制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这 四大要点”,主张“由南北两个方向,直接插入东山四大要塞,坚决攻 占这条南北8公里长的阵地,把太原与东山主峰从中间一下切断”,这样, “就等于割断了他的咽喉”。并强调,目前,我军刚刚在城南、城北发起 了猛攻,敌人正集中力量在这两处顽抗,我们要乘敌不备,采取突然袭 击,坚决夺取牛驼寨,进而一举拿下四大要点”。10月13日,第1兵团作出如下部署:第7纵队并指挥晋中军区部队一部,由小店以北经榆次, 秘密楔入东山纵深,袭取牛驼寨,并以炮火控制新城机场,另一部袭占 大北尖,与南面第15纵队连接,切断罕山、孟家井守军退路,并歼灭之; 第15纵队由石咀子向淖马攻击,得手后继续向大东门攻击,并以一部袭 占大窑头,衔接第7纵队切断守军退路;第13纵队首先夺取南坪头、马 庄,得手后向双塔寺和城东南角发展进攻;晋中军区部队除一部在汾河 西积极活动外,主力对太原城南各据点作牵制性攻击;第8纵队第24旅 为第7纵队预备队,另2个旅为兵团总预备队。

      15日,各部队相继展开对东山的攻击。17日,第7纵队主力在柳沟村地下党支部书记赵炳玉带领下,从守军东、北两个防区接合部秘密楔 入牛驼寨,歼灭第276师1个团,攻占牛驼寨8个阵地,随后连续击退 阎军10余次的反扑;另一部同时攻占了大小北尖等据点,并以炮火再次 控制了城北新城机场。第15纵队于17日攻占南坪头、千家坟及石咀子 全部阵地,18日攻占石儿梁、道巴沟等地,与第7纵队南插之部队会合, 切断了东山与太原的联系。当日,守军雪耻奋斗部队除第106、第 112、第113团和保安第9团先期逃回太原外,被包围于孟家井以东之罕山、 张家河地区的第108团及保安第14团一部,在第108团团长李佩膺率领 下投降。与此同时,第13纵队进攻马庄受阻。晋中军区部队攻占了太原 以南的南坞城、南堰。至此,东山主峰大部阵地为占领。

      21日,阎锡山为拼死夺回牛驼寨,集中第30军及独立第10总队主力, 在近百门大炮的掩护下,再次发起疯狂反扑,终于当日13时复占牛驼寨。 此后,为全力固守四大要点,阎锡山专令第30军及第279师等部队担任 反扑任务,并组织城东一线各炮兵群,集中火力予以支援。针对这一情 况,第1兵团于23日调整部署:第7纵队附重炮30门攻取牛驼寨,第8 纵队攻取小窑头,第15纵队附重炮19门攻取淖马,第13纵队附重炮13 门攻取山头。26日16时后,第1兵团等部除4个团,阎锡山部除守备城 西山3个师、城南城北各1个师外,双方均以全部主力,并动用火炮800 余门,投入对四大要点的激烈争夺。

      淖马,位于东山西麓中段,太原城正东偏南2公里处,山顶为主阵地, 环绕四周有5层劈坡和1-9号阵地,并以各式碉堡组成坚固防御体系。 守军为第30军和第8总队各一部。战斗打响后,第15纵队以第43旅第 128团及第129团2个营向主阵地攻击,同时以第44旅一部及第129团 1个营向主阵地左右两侧攻击,以第127团为预备队。守军在“执法队” 威逼下拼命顽抗,第15纵队进攻受阻。午夜,攻击部队以爆破手段冲上 第1层劈坡,与守军相持在第2、第3层劈坡之间。27日拂晓,第129团 一部以连续爆破突入主阵地,后续部队乘势将其攻占,并以第127团一部 转入防守。27日、28日,阎军以第279师1个团和第8总队大部共4000余人,在猛烈炮火掩护下,连续反扑19次,均被击退。31日至11月1日, 第44旅乘胜攻占主阵地以西的6个阵地。10日,第127团又在炮火掩护 下以连续爆破、连续突击手段,激战5小时攻克炮堡,歼守军1个营。次 日,阎军第8总队竟日反扑,均未得逞。当夜,该总队司令赵端在政治争 取下,率部500余人起义。至此,淖马阵地全部为第15纵队占领。

      牛驼寨,位于东山西麓北端牛驼山,太原城东北5公里处,由10个 主碉支撑3个集团阵地构成环形防御。其中,10号炮碉位于阵地中心和 最高点,有11层劈坡,炮碉正北有8、9号碉,西面至南面有1、2、3号碉, 正北偏东有5、6、7号碉,东南有4号指挥碉(因与一庙相连,又称庙碉)。 守军为独立第10总队主力和第68师。26日、27日,第7纵队两度进攻 失利后,遂于31日夜,以独立第12旅第36团秘密插入守军纵深,并成 功地实施了连续爆破,顺利攻占3、8、10号碉,迫使2号碉守军投降、 9号碉守军逃窜,接着又攻占了1号碉。独立第3旅攻占7号碉。11月1 日后,独立第12旅在对方使用毒气弹的情况下,虽然击退了守军的5次 反扑,但却陷入了正面受庙碉守军攻击,退路被5、6号碉守军切断的危 急处境。为改变该旅的不利局面,第7纵队立即令警备第2旅投入战斗, 接替独立第3旅续攻5、6号碉。经连日激战,5、6号碉守军千余人被迫 麋集庙碉,依托有利地形拼命固守。至12日,独立第7旅接替独立第12 旅续攻庙碉。经过9次爆破5次攻击,于次日将其占领。至此,经过10 余次反复激烈的争夺,第7纵队全歼守军并最终攻占了牛驼寨。

      山头,位于东山西麓南端,太原城东南5公里处,由山头主阵地及 以东的大脑山阵地组成,两阵地之间有交通壕连接。主阵地又有1-5号 骨干阵地组成,周围有劈坡2—6层,每层高4—6米。守军为第9总队 全部、第73师1个团、第276师和第8总队各1个营。26日至28日, 第13纵队首先以第38旅发起攻击,并连续攻占大脑山3个阵地,31日 开始转攻山头主阵地。之前,由于误以为该地为次要阵地,仅用1个团 攻击,故两次进攻均受挫。11月1日,第38旅将兵力增至2个团、3个 团再攻,亦未奏效。此时,为配合兵团策动阎军第30军军长黄樵松率部起义,第38旅奉命停止进攻后,阎锡山乘隙将刚从榆林空运太原的整编 第10师第83旅(后改番号为第83师)约4500人,调至山头要塞,接 替了原守军的防务。9日,黄樵松起义失败后,第38旅集中3个团同时 对主阵地发起总攻。第112、第114团两次进攻均未得手,仅第113团于 当日攻占5号阵地。次日凌晨,第113团袭占3号阵地,但在守军第83 师的反扑下,3号阵地得而复失,总攻失利。第13纵队遂以第37旅接替 第38旅继续攻击。当日晚,第37旅第110团出其不意,袭占3号阵地, 11日2时又经2、3号阵地之间的暗道突然袭占2号阵地。1、4号阵地 守军在猛攻之下纷纷逃窜。至此,山头主阵地被攻克。

      小窑头,位于东山西麓中段,太原城正东4公里处,阵地建在山岭上, 由1-15号阵地组成,其中11-15号阵地位于最高处的支撑点,各阵地 均有3—10米劈坡,劈坡上沿和各死角筑有水泥碉堡,整个阵地交错连 环。守军为第279师1个团、第10总队1个连及保安第6团一部。26日, 第8纵队第24旅附第22旅第64团发起攻击,至27日下午,全部占领 1—6号阵地。28日上午,继续发展进攻,又占8、13、14、15号阵地。 中午,阎锡山以第30军2个团及第279师1个团在剪子湾、淖马、双塔 寺、黄家坟、东城门等处炮兵群的支援下,发动大规模反扑,并施放毒 气弹、燃烧弹,第24旅被迫放弃当日夺占的各号阵地。次日后,第22、 第24旅各1个团再次发起攻击,苦战3天,夺回8、15、14号阵地。31日, 第8纵队调第23旅第68团攻取13、11号阵地,当日16时30分,该团 第3营在炮火掩护下,以连续爆破突入13号阵地,全歼守军2个连,11 号阵地守军见状,弃守逃跑。9日,第72团一部乘势攻占小窑头北侧的 四亩圪洞,俘守军300余人。至此,小窑头一线阵地被该纵队全部占领。

      为配合主力攻打四大要点,晋中军区部队先后攻占了城北的青龙镇、 北留、黄寨镇、周家山、会沟梁,城南之高中、马连营、千家坟、许坛、 北营西车站,汾河西岸之南北堰、赵家山等据点,歼灭守军保安第6、第 13团,第69师第205团及第70师第208团各一部,以及北山区守备司令 部、保警队一部等。同时,为配合军事打击,第1兵团还积极开展了政治争取工作。其中,为争取黄樵松率部起义,第1兵团把从平汉战役起 义的原西北军将领高树勋调到太原前线日,正 当黄樵松等决心弃暗投明,准备里应外合,接应进占太原城时, 却被其第27师师长戴炳南告发而被捕,并于7日押往南京处死。戴炳南 因向阎锡山告密有功,升为第30军军长。黄樵松等起义虽未成功,但在 守军内部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据统计,仅太原外围作战,守军共有5400余人 起义或投诚。

      至11日,太原地区外围作战,第1兵团等部共歼灭军5万余 人,占领了城南和东山各要点,紧缩了对太原城垣的包围。第1兵团等 部也伤亡2万余人,急需休整。这时,考虑到太原过早攻克, 有使位于平津地区傅作义集团感到孤立,而自动放弃北平、天津、张家口、 唐山向江南撤退,或分别向绥远、江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因此, 决定第1兵团停攻太原,待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会同华北军区第2、第3 兵团包围歼灭傅作义集团后,再会攻太原。据此,11日以后,第1兵团 主力,一方面加强与巩固东山既得之阵地;另一方面调整部署,在抗击 阎锡山部反扑的战斗中,转入围城休整。

      太原战役自1948年10月上旬发起,到11月中旬扫清外围作战,原 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1949年1月后华北野战军 第1兵团改称第18兵团,所属纵队、旅均改称军、师;原西北野战军第 7纵队改称第一野战军第7军)等部圆满完成了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并 将阎锡山残部压缩围困于太原孤城之内。由于太原外围作战,特 别是攻克东山四大要点后,原华北第1兵团等部,共减员2万余人,有 的部队元气大伤,急需休整补充,加上阎锡山趁两军于东山鏖战之际, 已在汾河西之红沟、圪了沟、万柏林、三角村、城北炼铁厂附近抢修了 5个新机场,其外援通道一时难以切断,速克太原已不可能。据此,为 配合平津决战,按照的指示,太原战役的方针调整为对守军实施军事围困和政治瓦解,部队即转入围城休整。

      在军事围困中,根据第1兵团的统一部署,在城东的第8、第13、 第15纵队(后分别改称第18兵团第60、第61、第62军)于11月下旬 先后攻占松庄、淖马9号碉、松树坡等据点;在城北的第7纵队(后改称 第一野战军第7军)攻占苏村、板柏、关口、阳曲镇、兰村等据点,逼 迫凤阁梁、李家山守军撤退;为掩护炮兵进入有利阵地,封锁河西诸机场, 在城西的晋中军区部队攻占了化七头、红沙梁部分阵地,第13纵队主力 于12月1日渡汾河西进,4日、5日攻占赵家山、高家河等阵地,使兵 团炮兵进入高家河阵地。至此,除红沟机场无法控制外,其他机场已被 完全封锁。20日,第13纵队返回河东后,阎锡山为确保空中运输,以 其第69、第83师等部,在8辆坦克、2辆装甲车的配合下,对晋中军区 部队反扑40余次。晋中军区部队歼其2500余人,击毁坦克2辆。26日, 第13纵队第37旅再次西渡,夺回西邱沟阵地,保障了炮兵阵地的安全。 此后,各部队即对太原守军实行严密的封锁和监视,并以小部队不断袭扰。 另外,在前沿的部队中,开展冷枪运动、神枪手运动,不断零星射杀守军。

      在整训休整中,围城主力部队从12月底转入整训后,针对部队在四 大要点争夺中暴露出的问题,兵团提出了10个战术原则:充分准备,精 心计划;进攻防御,都要精通;军事民主,命令服从;主要方面,力量集中; 隐蔽突然,敏捷机动;坚决顽强,果敢勇猛;发挥爆破,步炮协同;插入 切断,连续进攻;互相援助, 一致行动;全歼敌人,建立战功。据此,各 部队对照检查,展开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军事练兵。中高级干部主要是在周密侦 察基础上,结合沙盘讨论研究作战方案;部队主要以外壕战、登城战及 巷战为内容,进行连、排战术训练和外壕、城墙的爆破训练。此外,还 结合战斗任务,以守军阵地为目标进行进攻战斗演习,以守军碉堡枪眼 为目标练习射击,开展冷枪、神枪手运动,使学与用、练与战有机统一, 一举两得。

      在政治瓦解中,兵团专门成立了由华北军区副参谋长王世英、第1 兵团政治部主任负责的对敌斗争委员会,专司政治攻心战的组织指导工作。兵团以下各级党委(支部)均成立了相应的政治攻势组 织机构,并针对“黄樵松事件”后,阎锡山对内部控制更加严密的实际, 号召从干部到战士,人人动手,个个开口,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政治攻心 运动。其中,印发各类宣传品40多种50万余份,宣传的政策、 揭破阎锡山散布的谣言,消除守军起义、投诚或被俘后的顾虑。通过散 发传单、战场喊话、动员守军亲属规劝等活动,使大批守军纷纷弃暗投明。 至1949年3月底,共瓦解守军1.2万余人。

      围城休整期间,部队补充了兵员,先后从华北补训兵团及济南战役 俘虏中接收解放战士约7000人,从华北地区征接新兵1万余人,使每个 纵队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整顿了党支部,全力发展了党员,使党员总数占到了1/3以上。

      平津战役后,华北地区的军只剩太原、大同、安阳、新乡等 地及绥远的董其武部。而董其武部受傅作义的影响正酝酿起义,被困于 太原城的阎锡山集团已陷入孤立无援境地。1949年2月15日, 决调第19、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西进,与第18兵团等部 一起会攻太原,歼灭阎锡山集团。为统一指挥并协调各部行动,3月17 日决定:成立太原前线司令部,以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周士第为副司令员,罗瑞卿为副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第18、第19、第20 兵团,第18兵团司令部为太原前线司令部。同时,成立以为书记, 罗瑞卿、周士第为副书记,、杨成武、陈漫远、、李天焕组成的太原战役总前委,各兵团前委均受其领导。3月上旬,第19兵团 及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经石家庄、娘子关,第20兵团经大同以南地区 分头开进,月底先后到达太原城下。这样,攻打太原的兵力达到 3个兵团、10个军、36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2个炮兵师,共32万余人, 拥有各种火炮1150余门。3月28日,副总司令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 政治委员彭德怀,在参加七届二中全会后,来到太原。为加强对战役的指挥,决定彭德怀留在前线,与正在抱病工作的一 同指挥攻城作战。

      此时,太原城已被围困3月有余。守军在太原这座狭长的孤 城内,仅凭空运接济维持,处境越来越困难。平津战役后期,蒋介石曾 指示阎锡山放弃太原,迅速率部向西突围、退往西安,但阎锡山执意坚 守到底。他明里仍要其所部与太原共存亡,暗中却在为自己找退路。随 着北平的解放和第18、第19兵团主力西转,太原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双 方接触性作战已从外围发展到太原市近郊,南、北郊机场已被控 制,新开辟的西门外红沟临时机场也在的炮火射程之内。阎锡山 眼见空中运输线将全部切断,同时又闻第18、第19兵团主力已进抵太原, 并准备发起总攻,自感大势已去,遂于29日下午,召集要员开会,宣读 了时任代理总统李宗仁让其赴南京商讨“议和”的电文,并将离开期间 的指挥权,交与梁化之、王靖国、孙楚、赵世玲、吴绍之组成的五人小组。 之后,乘飞机逃离太原。

      阎锡山逃至南京后,继续遥控指挥太原守军,并严厉督促“五人小组” 拒绝一切和谈,顽抗坚守到底。在阎锡山的授意下,孙楚、王靖国等将 独立第8、第9、第10总队残部,保安团、民卫军等编入正规军,强抓市民、 学生组成“铁血师神勇师”“坚贞师”,使太原守军仍保持近10万人, 拥有各种火炮900门。并以太原内城为核心,将整个防御按城北、东北、 东南、南和西划为5个防区:北区以第33军率第71、第276、第280师, 防守太原城北及汾河以东的阳曲镇、向阳店和新城地区;东北区以第19 军指挥第68、第279师和第30军1个团、第280师1个团,防守城东北 的西岭、丈子头、牛驼村、剪子湾、卧虎湾地区;东南区以第43军率第 70、第283师,防守城东南的双塔寺、五龙口、郝家沟地区;南区以第 34军率第73、第66师,防守城南、汾河以东的亲贤村、椿树村、杨家 堡地区;西区以第61军指挥第69、第72师和工兵师、“坚贞师”,防守 城西的万柏林、大小王村地区。太原内城以第30军指挥“神勇师”“铁血 师”守备城垣,第27师和第83师为机动部队;以日本战犯今村中将、岩田少将指挥亲训炮兵团、榴弹炮团和以原日军为骨干的今村炮兵队及6 个独立炮兵营,组成10个炮兵群,分置城东南、大东门、双塔寺、卧虎山、 剪子湾、丈子头、黄家坟等处,企图依托坚固堡垒,内外结合、节节抵抗, 大量消耗,然后在城郊与决战。

      根据守军兵力部署和作战企图,为彻底围歼太原城及四周守军,太 原前线两兵团主力、晋中部队全部 及第18兵团与7军各一部,割裂太原外围之敌,争取歼灭其一部、大 部或全部,占领攻城有利阵地,尔后集中全力攻城”。3月30日,总前 委将太原作战方案上报:第一步打外围据点,争取歼灭敌人六 至八个师,占领攻城有利阵地。第二步攻城。”其具体部署:第20兵团及 第7军1个师(第19师)由城东北及西北突破,切断北机场以北之敌 而歼灭之。第19兵团及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 一路由城西南汾河以西 攻击,配合第20兵团切断河西之敌而歼灭之,另一路由城西南汾河 以东攻击,在第18兵团1个师的配合下,“切断双塔寺与大营盘以南之 敌而歼灭之”。第18兵团及第7军主力于城东,第一步暂不攻击,而以 佯动配合南、北、西等区作战,待以上地区攻击得手和被切断之敌基本 被消灭时,即以十八兵团及第七军由城东大东门方向,十九兵团由城南 守义门方向,二十兵团由城北工厂区三面攻城,晋中部队留河西配合攻城。 攻击时间定于四月十五日开始,争取半个月攻下太原城,现仍作一个月 之作战准备。以上方案彭总已同意”。4月3日,在复电同意时 还指出:“请你们注意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如有接洽机会应利用之。”

      此时,国共“和谈”慢慢的开始。4月5日,致电彭德怀、徐 向前、周士第、罗瑞卿:“阎锡山已离太原,李宗仁愿出面交涉和平解决 太原问题。我们已告李宗仁代表(本日由平去宁),允许和平解决,重要反动分子许其乘飞机出走,其余照北平方式解决,部队出城两星期至三 星期后开始改编等语。你们应即派人进城,试行接洽,求得于十五日前谈妥。”据此,太原前线集团军司令赵承绶、炮兵 司令高斌和第33军参谋长曹近谦进城试谈。8日,赵承绶等进入赵恭第 61军防区,与赵恭所派代表进行了面谈,并将有关信件交转孙楚、王靖国, 并要求务于10日12时前作复。11日,电示太原前线,根据国 共谈判进展情况,“请将攻击太原的时间推迟至二十二日。那时,如能签 订和平协定,则太原即可用和平方法解决;如和谈破裂或签订后反悔不 执行,则用战斗方式解决,对我亦无多大损失。”这时,太原前线自与守 军赵恭代表会面后,对方不仅无回音,而且封城不能再进。 一方面宣称: 国共和谈已得协议,要围城部队让出一条路,由孙楚率太原守军开赴西安; 另一方面利用太原广播仍宣传其坚强意志、战斗到底的方针,并频繁调 整其部署,加紧备战。鉴于这种情况,太原前线司令部在组织炮兵进入 阵地、完成坑道作业及各种准备后,14日,请示:“如十六日与 南京谈判无大效果,可否提前攻击太原,时间如何?”17日, 复电:“你们觉得何时发起打太原为有利,即可动手打太原,不受任何约 束。”据此,太原前线司令部将总攻太原的时间确定为4月20日。

      19日夜,东线兵团左集团一部,首先向东南方向的阎家坟、郝 家沟阵地插入,与从南线兵团一部会合,切断了马庄守 军退路。20日凌晨,总攻太原开始。按照预定部署,分10路向太 原发起攻击,先后突破守军前沿,继以勇猛动作向纵深发展,守军城外 防御体系顿时土崩瓦解。

      在城北,第20兵团及第7军2个师于20日2时分三路向南攻击。第68军及第7军第19师由城西之兰村沿汾河两岸直插新城、新店、芮 城及芮城以东之汾河大桥,其中第68军第202师沿汾河东岸向南进攻, 于19日夜穿过守军前沿堡垒群,直插纵深新城镇,炸开寨门,歼守军第 30军第89团1个营500余人,20日进占了南、北固碾和下兰村;第203 师攻占南北下温、赵道峪、东留庄和向阳店;第204师及第202师一部攻 占陈家窑、栏岗、南寨。第66军沿同蒲路南下,先以第198师在峰西、 蔡家岗间突破,迫使阳曲湾守军第71师第212团投降,然后以第197师 与之并肩突击,相继攻占黄花园、沟南、新店、杜家坟、石坛,歼灭守 军第276师大部。第67军及第7军第20师由城东北之西岭向西攻击, 于20日晨攻占五岔、松树、大垴、下岭、高家场和西岭,打垮守军第 68师的反扑,并连克太原城东北的要点丈子头、南窟、七府坟和飞机场。 至11时,第20兵团的3个军会合于北机场、光社村地区,当日夜即肃 清了城北十里铺以北残部,北区守军4个师全被歼灭。21日,各路部队 又攻占城北工厂区及上北关、小北关等地,并以第67军协同第7军包围了卧虎山。

      在城南,第19兵团及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亦分三路于20日5时发 起攻击。该兵团第64军及晋中军区部队在上百门火炮的支援下,沿汾河 西岸向北突击,攻占南屯、南上庄、新庄、沙沟等点,打开西区守军防 御缺口后,13时继续进占了大、小王村,并一举端掉守军第69师 师部和第61军军部,击毙第61军军长张恭,15时进至万柏村地区,与 第7军第19师会合,接着包围歼灭了汾河以西守军,至当日21时,汾 河以西守军除第83师于发起攻击前逃入太原城外,其第61军军部、 第69师、第72师、工兵师及“坚贞师”悉数被歼;第65军沿汾河东岸 向北攻击,在杨家堡及其以东一线,连续攻占杨家堡、老军营、西寇村、 大小南关,控制了汾河水泥大桥后,进到西寇村、北寇村、中坞城、北坞城, 歼灭了亲贤村、大营盘守军第66师;第63军于20日攻占黄家坟、椿树 园和千佛寺,进至狄村、什方院地区,在守军第73师施放毒气的情况下, 歼其一部。当日17时,第63军与攻占郝庄的第62军第186师包围了位于城东南的双塔寺要点,并肃清了该寺以南、以东守军,21日占领面粉 公司、民众市场等地。

      在城东,第18兵团和第7军于20日下午发起攻击,首先集中所有 炮火,对太原绥靖公署和大东门等地的炮兵阵地进行了压制射击,随后 于18时各部展开猛烈进攻,第7军攻占山庄头、牛驼村,并会同第67 军包围了卧虎山;第62军攻占了大把沟、郝家沟;第60军攻占剪子湾、 黑土港;第61军攻占照壁坟、郝庄,歼守军第70师和第279师大部,直 逼太原城下。

      经一昼夜战斗,太原城外防线均被突破,外围各点守军大部被歼, 只有卧虎山、双塔寺两个要点的守军仍在凭坚据守,负隅顽抗。卧虎山 位于太原城东北2公里处,筑有大小碉堡160多个,守军以东北防区第 19军军部、“铁血师”和第279、第68师各一部防守。21日18时,第 67军第199师各部均以夜袭手段,利用交通壕勇猛向纵深穿插,将各碉 堡群分割包围,以火力压制、爆破作业和政治攻势相结合,逐个夺取守 军阵地。第199师第596团秘密深入守军纵深阵地,搭人梯爬上峭壁, 插至守军“人”字碉堡的死角,经一番政治攻势,该碉堡守军投降。接 着向纵深发展,又连占数座碉堡,并乘胜对卧虎山主阵地展开全面进攻。 至22日晨,在第67军第199师和第7军第20师的顽强攻击下,太原东 北区守军总指挥第19军军长曹国忠以下5000余人被俘,卧虎山阵地全部占领。

      双塔寺是太原城东南的屏障,东、南、西三面有自然沟围绕,在东 西1000米、南北400米的阵地上,筑有3层工事、48个碉堡。守军为 第43军军部、第283师、第72师1个团和第70师一部。21日夜,第 189师第566团向守军展开政治攻势,以战场喊话和火力打击结合,争取 了东南角堡垒守军1个连投降。22日6时,第187师从北、东两面,第 189师从西、南两面,发起总攻。首先以炮兵第1师准确的炮火轰击守军 碉堡、压制其火力,尔后各部乘势突破外壕,以连续爆破的方式,摧毁 其地堡群,并攻占了双塔寺南部阵地。接着,大胆迂回分割,直捣守军核心阵地。经仅一个半小时的战斗,双塔寺要点即被完全占领,全歼守 军4000余人,东南区总指挥第43军军长刘效曾被俘。至此,太原城外 作战胜利结束,运用集中兵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战法,将太 原城外5个军部、13个步兵师、1个工兵师,约占太原守军总数80%的 兵力全部歼灭。22日,太原前线司令部向城内守军发出立即投降的最后 通牒。但守军顽固不化,决心顽抗到底。当天,太原前线司令部颁发了 缉拿梁化之、孙楚、王靖国和日本战犯今村、岩田的命令。

      24日5时30分,前线门火炮同时轰击 太原城。各突击部队以连续爆破扫除障碍,奋勇登城。在城北,第66军 第197师第589团的第1、第3连,在小北门以东200米处,乘浓烟各以 1架近14米高的云梯,于6时15分最先登城,并把一面红旗插在太原城 墙上。后续部队立即集中火力,摧毁小北门和附近火力点,掩护登城部 队巩固了200米宽的突破口。第196师的部队在小北门以西也登上城墙, 向北肖墙、东缉虎营进攻。在城南,第63军第188师第563、第562团 于6时30分并肩登上城墙,并夺取了首义门。第187师也由首义门以东 登城。两师突破城垣后,分路迅速向后边街、鼓楼街进攻。在城西,第 64军第574团于6时40分在水西门和旱西门间登城,打开了水西门,使 军主力得以迅速冲入城内,向半坡北巷、水西门街和麻市街发展攻击。 第65军第193师第579团于6时50分在大南门以东登城;第577团以 40人组成的爆破队,用625公斤炸药炸开大南门,并掩护军主力分多路 突入城内,向米市街、估衣街进攻。

      东面第18兵团集中强大炮火,把城墙轰开多道缺口。7时10分,第 7军、第60军在大东门以北,第61、第62军在大东门以南,分路突入城内, 向西发展进攻。第68军第204师7时40分炸开大北门,第203师也在 大北门以西架梯登城。至此,攻城部队分12路,从四面八方攻入太原城。 24日8时,各部队以小型爆破开辟道路向守军纵深猛插。9时,将其残部团团包围在市中心煤山和太原绥靖公署、省政府一带。9时30分, 第62军第185师第553团经过激烈巷战,攻入太原绥靖公署,并立即利 用刚缴获的3辆坦克,向守军指挥中心的办公大楼发起冲击。在攻城部 队强大的武力威慑下,守军纷纷放下武器,战犯孙楚、王靖国在内的380 多人俯首就擒。梁化之畏罪自杀。至10时,太原全部解放,守军阎锡山 部8.4万余人全部被歼,包括原侵华日军战犯今村中将、岩田少将以下日本人500余名。

      为了有秩序地做好太原的接收工作,根据华北军区4月20日的命令, 由晋中军区组成太原警备司令部,负责维持治安,安定社会秩序,守卫 和保护工矿企业、公共设施与国家机关的安全;监督入城部队与国家工 作人员执行城市政策与纪律;拆除工事与障碍物,打扫战场;收容处理散 兵游勇和俘虏。各警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协助下,迅速恢复了社会 秩序,使整个太原市呈现出一派解放后的新景象。

      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开始,至1949年4月24日止,历时6 个多月。共歼灭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 17个师及地方武装13.5万余人,其中毙伤3.3万余人、生俘9.7万余人。 缴获各种火炮6283门,各种机枪6943挺,长短枪37784支,各种子弹 236.5万发,各种炮弹5.4386万发,手榴弹20.5万枚,坦克9辆(以上 数不含仓库库存),骡马千匹。伤亡3.2万余人。

      在太原战役中,华北、晋绥两区党政军民全力以赴,展开规模巨大 的支援前线工作,仅粮食和燃料就供应20万吨,输送弹药和攻坚器材3 万吨。晋中人民不分昼夜修桥补路,运粮运弹,磨面做鞋,供应物资, 直接在前线万人,仅构筑工事一项,就拿出门板50 万副、檩条34万根、麻袋50万条。太原市民,在炮火中为攻城部队带路, 报告情况,送饭送水,帮助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太原战役,是典型的大城市攻坚战。以较小代价全歼太原守军, 在战役指挥方面的主要经验是:第一,制定了正确的战役指导方针。在战 役初期,采取围困、瓦解和攻击相结合的作战方针,经过外围作战和围城斗争,攻占了战役战术要点,逐批消灭了守军力量,瓦解了守 军士气,为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战役后期,在占绝对优 势的情况下,采取先分割围歼城外守军大部或全部,占领攻城阵地,后 一举攻城的战役指导方针,从而使守军猝不及防、顷刻崩溃。第二,采 取了灵活的战法。根据太原的地理特点和守军的兵力部署,战役第一阶段, 首先攻占东山四大要点,扫除攻城的重要障碍,同时控制飞机场,断绝 守军的空中外援和逃路,然后转入较长时间的围困,使守军陷入极度困 境。战役第二阶段,集中非常大的优势兵力、火力,密切协同各种力量,综 合运用土工、爆破作业和炮火轰击等手段,广泛实施多路突破、连续攻击、 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等战术,从而一举攻克太原。第三,开展政治攻势, 瓦解守军。充分的利用和平解放北平的大好形势,紧密结合军事打击,积 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不失时机地开展政治瓦解工作,使大批守军纷纷 弃暗投明,从而加快了战役胜利的进程。

客户服务

销售热线:086-523-86841156

服务热线:086-523-85565555

服务传真:

在线服务

售后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7:00)

QQ:335290870

官方微信

@ 云开平台登录app科技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